各學院(部):
為貫徹《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精神,充分發揮一流課程引領示范作用,進一步推動一流課程持續建設,切實帶動廣大教師投身教學改革與創新,根據吉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的通知》要求,學校決定開展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展示交流范圍
我校獲批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見附件1)。具體包括線上一流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線下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二、展示交流原則
1.引領性、示范性原則
展示交流課程要在教育教學理念、課程知識體系、教學方法改革、學習資源積累、課程思政建設、技術手段革新等方面形成典型經驗,具有引領和示范價值。
2.動態性、持續性原則
展示交流課程應持續性開展教學內容、方法、資源等內涵建設,動態更新課程展示交流內容,構建教師交流研討共同體,打造優質資源共享新模式。
3.創新性、多樣性原則
展示交流課程要深入體現五大“金課”類型特點,重點突出學校定位和課程特色,在課程目標、教學內容、組織實施等方面具有創新性。
三、展示交流內容
展示交流活動重點展現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的經驗、優勢與特色。具體內容主要包括課程在長期建設與改革探索過程中形成的先進教學理念、基于整門課程的系統性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與評價方式改革的舉措、課程實施過程與學生學習成效,以及課程未來建設規劃等。
四、展示交流方式
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成果展示依托吉林省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網絡平臺,采取專題制作的形式,公開展示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成果,并開展相關交流研討活動。
五、展示交流要求
1.課程負責人及團隊成員,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賈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課程思政育人元素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確保課程內容的政治性與實效性。
2.展示課程應確保教學設計的原創性,引用資源應有清晰的知識產權標注,避免產生侵權行為或涉及知識產權糾紛。
六、展示交流安排
1.8月31日前,一流課程負責人按照《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成果展示專題模板》(見附件1),依據《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成果展示平臺操作指南》(見附件2),在超星云舟平臺完成專題制作。
2.9月1日-15日,高校管理員對課程專題內容進行審核,課程負責人對審核未通過內容進行修改并重新提交。
3.9月16日起,吉林省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網絡平臺設有“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成果展示”專欄,面向省內外高校公開展示吉林省國家級一流課程。吉林省教育廳將對展示的一流課程專題頒發榮譽證書,肯定其推廣應用價值。
4.10月底起,依托吉林省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采取聯盟成員單位輪流舉辦的方式,開展一流課程負責人及骨干教師經驗交流。
聯系人:劉佳、劉海波 聯系電話:85099348、85099268
教務處
2022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