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學優秀獎 楊兆山
楊兆山,教育學部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30年。
教學理念
教學是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激發自由自覺性,生成責任感和超越性。
教學理念解讀
為社會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具有人民立場和家國情懷的各級各類人才是大學的使命。教學上,教師當遵循大學生的發展規律,修身克己,秉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之人師準則,利用所教學科整體影響學生健全精神世界的建構,激發學生的自由自覺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超越性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俠骨柔腸育英才
——記東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 教授 楊兆山
1983年,他背著簡單的行囊帶從黑龍江的小山村來到東北師范大學讀書,從此這里便成了他追尋夢想和耕耘一生的地方。執教三十載,他的“江湖”雖三尺,桃李卻蔓至天涯。他就是教育學部的楊兆山教授,一位執教杏壇的俠者。
一、杏壇耕耘:俠骨柔腸的筑夢人
1990年,楊老師畢業留校,就先到吉林省東豐縣大陽鎮中學鍛煉實踐。在那里,他踐行著對教育最初的理解和對學生的愛?;貛煷笕谓毯?,楊老師接過了幾位老教師的《教育概論》和《馬列教育論著》兩門本科生學科基礎課,從那至今,楊老師從未間斷過給本科生上課。感嘆時光飛逝,三十年的教學生涯,只是斑白了他的鬢角,卻從未改變他對教育事業的初心和情懷。
經師易遇,人師難求。楊老師關心愛護他的每一位學生,并且盡力追求因材施教。對運動員出身的學生不會放松學業要求;對家庭特殊貧困的孩子,盡力為他們安排助教崗位,解決學習上的后顧之憂;對精力充沛且不知如何發展的學生,楊老師會請他們來家里或者去小館子,在輕松愉快中,使學生懂得如何度過大學的學習生活,如何理性地選擇生活道路。教書育人看似簡單,篤行實難。幾十年如一日,楊老師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和對學生的愛,幫助他們成為幸福而對社會有用的人,生動踐行了教育的崇高使命與責任擔當。
二、立德樹人:愛馬教馬的鑄魂者
學馬、懂馬、用馬、教馬,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研究和教學是楊老師從事教育事業的亮色與標簽。自1992年起,楊老師便一直承擔大三的專業提高課《馬列教育論著》等課程,后又承擔碩士、博士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系列課程。
在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教學上,楊老師探索出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馬列教育論著》課堂上,一些學生既逆反又懼怕閱讀原著,在和學生“戰斗”的三十年里,楊老師探索出了“讀講議評”的改革模式。他經常對學生講,我們學習理論研讀經典主要是學習其立場觀點方法,是和那個時代的大師對話,是通過研讀大師們的思想了解那個時代的文明精髓,同時與時俱進的傳承和發展理論。我們可以喜歡孔子喜歡柏拉圖,為什么就不可以喜歡馬克思和毛澤東呢?上了這門課程后,很多學生都成了馬克思和毛澤東的粉絲。
教育發展永無止境,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的朝圣之旅,同樣也沒有盡頭。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他一直謹遵大學之道——教書育人,樂教善教,育人育心,幫助每一個學生筑夢、追夢、圓夢。楊老師俠骨柔腸,廣育桃李,無愧于“人民教師”這一身份
個人經歷
于1983-1990年就讀于東北師范大學,分獲教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
1990年留校任教至今,任教期間赴清華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2004年獲法學博士學位。
1997年評為副教授,2004年評為教授。曾任教育學系主任,教育學院副院長。
教學基本情況
教學科研成果
主持教育部基地項目、參加國家馬工程項目等多項課題,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教育文論選講》《教育學——培養人的科學》等多部教材和著作,在《教育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
曾獲獎勵
1.2019年獲吉林省第十一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證書。
2.2018 年獲得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我心中的好導師”稱號
3.2018年獲得東北師范大學“三育人先進稱號”
4.2017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獎。
5.2017年《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教育文論選講》獲吉林省2017年教育科學成果著作類一等獎。
6.2016年被東北師范大學聘為“教師教學評價同行專家”。
7.2015年被吉林省高等教育協會特聘為“高等教育協會專家”。
8.2014年《教育學——培養人的科學與藝術》教材獲東北師范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