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學新星獎 關久念
關久念,環境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教學工作5年。
教學理念
強化基礎、關注細節;問題導向、價值引領;
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傳播生態文明。
教學理念解讀
重視理論基礎、夯實基礎技能,關注并發現學生的細節問題,引導學生關注學科基礎理論的發掘;
以案例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內生動力,樹立職業使命感,實現立德樹人、價值塑造;
注重思辨、知行統一,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實踐能力、工匠精神;
生態文明是環境學科的哲學基礎,也是實現立德樹人任務的關鍵。
知行統一,格物致知
——記東北師范大學 環境學院 副教授 關久念
“知行合一”
五百多年前,貴州龍場驛,王陽明先生悟道后開創了儒學的心學學派,奠定了“知行合一”的科學實踐理論。四百年后,有一位青年對此佩服得五體投地,并作為自己的終身行為準則,改名陶行知。這是一個多年縈繞在關久念老師心中故事。
“知”和“行”的關系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根本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是教育的一個根本問題?!爸媲泻V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弊匀谓桃詠?,關老師積極投身于實踐教學,秉持“創造的教育”的教學理念,結合專業特色,融入時代精神,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設計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案,承載立德樹人、課程育人的使命。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傳遞是由師生共同構建的過程。在理論課的講授中,除了注重基本概念、原理闡述外,結合實際案例,側重介紹相關知識的應用情況,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14%; 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實踐課程為學生“絕知此事”提供了一個平臺和機會,關老師在如何設計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怎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上費盡心思,在實踐課程中,設置了綜合創新實驗項目,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與實踐能力。教學過程中,打破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以實際案例為導向,啟發學生發現問題,鼓勵向權威挑戰,并引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根本上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并且與學生共同進行進一步地評價與反思,在實踐的基礎上,對理論進行提煉、歸納、總結。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源于《禮記?大學》,是對真理不斷追求的態度以及為尋求真理而對客觀事物的不斷探索,這也是育人、樹人的精神內核。“格物致知對學生如此,對教師更是如此?!标P老師說?!爸?,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通過結合校園環境質量監測和實際案例,激發了學生內生學習動力,讓學生樂于去學習,成為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同時,采用互聯網+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借助了慕課、BB平臺、雨課堂等多種智慧教學工具,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生而有限,學之無限,教學需要不斷地探索完善,及時地反思教學改革效果,對教育教學實踐再認識、再思考,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最好的一課永遠是下一課。
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在關老師看來,謙虛其心,宏大其量,初心為始,但貴精熟,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使命。
個人經歷
2002.09-2008.06吉林大學,獲理學學士、碩士學位;
2008.10-2010.12 德國霍恩海姆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
2012.09-2015.06 中國科學院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2015.08-2018.04 東北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博士后流動站。
教學基本情況
教學科研成果
主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科研項目6項,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1篇。
主持校級重點、校級教學項目各1項,參與省級教學項目2項,發表教改論文3篇,參加首屆“創造的教育”示范課堂展示活動。
曾獲獎勵
1. 首屆吉林省本科院校教師說課大賽,一等獎(理工組);
2. “東師公開課”研修系列活動,第十七講主講教師;
3. 第六屆“高校教學發展網絡”年會(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簡稱CHED),前置研修坊,主講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