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學新星獎 孫洛丹
孫洛丹,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教學工作7年。
教學理念
大學是一種生活方式。
教學理念解讀
化用海明威的明言,如果你年輕的時候有幸在大學生活過,那么在你接下來的人生中,這段經歷都會伴隨你,大學就是一席流動的盛宴,她意味著打開知識的邊界、思想的邊界和自我的邊界。
做樸實的大樹,結佳美的果實
——記東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 副教授 孫洛丹
對于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本科生而言,每年春季學期的外國文學史課堂上,都有這樣一位身形纖瘦卻聲音洪亮的女老師,她所講授的課程內容總是妙語連珠精彩紛呈,受到大家的一致歡迎。這位對教學充滿熱情的老師就是東北師大文學院的孫洛丹老師。從踏上講臺那天起,孫老師從未停止過對教學的探索,她就像是一棵最樸實的大樹,為學生們結出了佳美的知識果實。
作為一位優秀的青年教師,在對本科生的教育中,除了基礎知識的傳授,孫老師總能將科研成果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將最前沿的理論融入到本科課堂教學中,輔之以清晰易懂的講解,達到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效果。在孫老師開設的本科通識教育寫作課上,她堅持貫徹“寫作≠寫作文”的教學理念,將學生從應試作文思維中解放出來,孫老師認為,寫作是一種思維的訓練,雖然通識課堂上的學生們來自不同專業,但卻都能通過寫作訓練達成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為了上好寫作課,孫老師還特地請教其他專業的老師,以針對不同學科特點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寫作指導,使每位同學都能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除了積極投身教學,孫老師也沒有松懈科研事業,她不僅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更積極主辦學術活動,為文學院學子創造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在2019年,孫老師主辦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討工作坊,邀請全國各地優秀學者來院交流,為文學院廣大研究生與本科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與交流機會。在孫老師的言傳身教中,同學們不僅發現了科研的魅力,更有人將學術事業作為了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作為一位青年學者,在孫老師的師門中走出了不少優秀學子,他們或奮戰在教育一線,或升入更高學府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無論身在何處,回想起孫老師,總能記起她的叮囑,大學是一個充滿無盡可能的地方,在這里,你能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走出大學,更要時刻記得自己的初心。
在課堂上,對于學生而言,孫老師是一位學識豐富,可親可敬的師長,在生活中,對于學生而言,孫老師更像是一位春風化雨體貼入微的親人。孫老師總是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曾經,一位免費師范生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難,經濟無法周轉,孫老師知情后第一時間慷慨解囊,為學生解決了燃眉之急。除了在經濟上支援有困難的同學,孫老師對于身邊同學的大事小情總是有求必應,將學生們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孫老師十分喜歡與學生溝通,談天說地時,那朗朗的笑聲發自心田,就是師生之間最真摯的交流寫照。
孫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學業和生活,更多時候,她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傳遞著一種專屬于女性的生命力量。每年的畢業季,老師們都會以影像或文字的方式為學生們送上畢業贈言,飽含對學生未來人生道路的祝福與期望,孫老師送給文學院2019屆畢業生的臨別贈言至今令人難忘,Girls can do anything! 這段贈言不僅是美好的祝福,更是一種力量的傳遞,許多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以這句話激勵自己。與這樣一位真摯而溫暖的老師相遇,仿佛是照進學生時代一道明亮而和煦的陽光,每當回首,都能感到那融融的暖意。
教師時常被比作辛勤的園丁,但教師們也像那扎根沃土的大樹,為學生遮蔽風雨,提供果實。教師們手聯手,就匯成了一片知識的森林。孫老師正是這片浩瀚森林中一棵成長中的大樹,不斷向更深處鉆研,向更高處伸展,為更多學生結出更多甘美的果實!
個人經歷
2000年從河南洛陽考入東北師大中文系學習,2004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攻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碩士,九年后博士畢業回到東北師大文學院工作至今。
教學基本情況
教學科研成果
在CSSCI期刊發表文章十余篇,其中一篇獲得吉林省第11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出版譯著一部,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青年項目一項,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多項。2017年榮獲東北師范大學仿吾青苗人才稱號。
曾獲獎勵
吉林省第11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8年秋季學期“創造的教育”示范課堂評比二等獎
東北師范大學仿吾青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