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湘衡老師于2014年7月入職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系,現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六年來,他在教書育人、教學建設與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1.教書育人
六年來,羅老師長期處于教學第一線,承擔了涉及通修課、專修課、專選課在內的多門本科課程。通修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開課學期為2014年秋季學期(120學時)、2015年秋季學期(240學時)、2016年秋季學期(180學時)、2017年秋季學期(300學時)、2018年秋季學期(240學時)、2019年秋季學期(140學時)。專修課“政治學概論”,開課學期為2017年春季學期(60學時)、2018年春季學期(60學時)、2019年春季學期(60學時)、2020年春季學期(60學時)。專選課“政治社會學”,開課學期為2017年秋季學期(40學時)、2018年秋季學期(40學時)、2019年秋季學期(40學時)、2020年春季學期(40學時)。專選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開課學期為2017年秋季學期(40學時)。專選課“政治心理學”,開課學期為2018年春季學期(40學時)、2019年春季學期(40學時)、2020年春季學期(40學時)。專選課“當代中國政府與中國政治”,開課學期為2019年秋季學期(40學時)。據教務處統計,近五年來,他累計承擔本科課程1700.00學時(通修1100.00學時、專修240.00學時、專選360.00學時),年平均量340.00學時,接近馬克思主義學部教師基本工作量(120.00學時/年/人)的三倍。
羅老師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競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14年9月,獲東北師范大學首屆微課教學競賽二等獎;2015年11月,獲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一課”一等獎;2016年4月,獲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2014—2015年度“十大教學能手”;2016年11月,獲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2016年度青年教師教學能手大賽一等獎;2017年5月,獲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2016年度十大教學能手;2017年10月,獲2017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2018年9月,獲東北師范大學教學新星獎;2019年6月,獲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一課”三等獎;2019年11月,獲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展示一等獎。
入職六年來,羅老師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在項目、專著、論文、獲獎等方面均有斬獲。就項目來說,他于2016年主持哲學社會科學校內青年基金(一般)項目、于2016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于2017年主持哲學社會科學校內青年基金(學術交流)項目。就專著來說,他于2018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專著一部。就論文來說,他先后發表論文9篇,其中B類2篇,C類6篇。就獲獎來說,他于2017年5月獲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2016年度十大青年科研能手;于2020年7月獲東北師范大學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獎優秀獎。
除教學和科研工作外,羅老師積極參與了馬克思主義學部的學生培養工作。他先后在2016年春季學期、2017年春季學期、2018年春季學期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各5篇,2020年春季學期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3篇,共18篇。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他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先后招收2016級碩士研究生2人,2017級、2018級、2019級、2020級碩士研究生各3人,共14人。目前,已畢業5人,在讀9人。
2.教學建設與改革
1)借助“中成智慧課堂”來增強師生交流的時效性。通過“中成智慧課堂”,羅老師實時發布大量習題,展開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憑借后臺軟件所匯總和分析的結果,以便有效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
2)運用“案例”和視頻等可視化手段來提升教學的親和力。思政課教學往往“高大上”,給人以枯燥感。為了緩解學生的“審美疲勞”,運用“可視化教學”有效地彌補了單純理論說教的弊端。
3)通過“自學自講”來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考慮到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諸多困惑,再加上“00后”強烈的公民意識和話語權需求,羅老師將課上講授與課下自學、課內灌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適時發布選題供學生選擇,讓同學們“現身說法”,這既有利于教師廣泛搜集素材,也有利于學生之間交流情感。
4)動員“學生講師團”來激發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羅老師不定期地設置某些專題,并邀請“學生講師團”的高年級同學以平輩和“過來人”的身份“現身說法”,向學弟學妹傳經送寶,這極大地增強了課程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5)憑借“差異化因材施教”來提升不同院系學生的獲得感。羅老師將學生分為“高考平行生”和“音樂、體育、美術、傳媒等特長生”兩類,對前者適當加大理論教學,對后者適度強化實踐教學。此外,在平時作業、期中考試、自學自講的形式上充分考慮不同學科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多樣化的可選擇模塊。